午夜精品在线_欧美插逼_又粗又爽高潮午夜免费视频_一道本高清无码

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動態

主題教育進行時 | 堅定理想信念 牢記初心使命?——主題教育紅色基因專題研討班(四)

  • 新聞動態
  • xinwendongtai
  • 2023-08-31 15:25:40

青山傍碧水,寶塔映朝陽。8月12日,全體學員懷著崇敬和激動的心情參觀和瞻仰了魯訊藝術文學院舊址、寶塔山、棗園革命舊址和延安新聞紀念館,并開展現場實地教學。
      魯迅藝術學院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培養抗戰文藝干部和文藝工作者而創辦的一所綜合性文學藝術學校,1940年后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簡稱“魯藝”。在六屆六中全會紀念館前的大榆樹下,劉亞亞老師為學員們奉獻了一堂精彩的黨史課《決定中國命運的六屆六中全會》。

      隨后,學員們登上革命圣地的標志與象征地——寶塔山,緬懷黨中央在延安的革命業跡,感受延安濃郁的革命氛圍。

      下午,學員們來到了棗園革命舊址。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黨的“七大”,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并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學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這一時期中央領導同志的舊居和辦公場所。

      在棗園的窯洞旁、樹蔭下,陜西延安干部學院楊家嶺分院講師王煒華講師為學員們上了一堂《延安的窯洞有馬列主義》的求是課。王老師帶領大家回顧了黨在延安時期總結歷史經驗,破除教條主義的束縛,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思想上走向成熟,在理論上逐漸自信的光輝歷程。通過現場參觀學習,學員們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離開棗園,學員們又參觀了延安新聞紀念館,延安新聞紀念館于1986年建成,新館修建于2002年,是全國唯一的新聞事業專題紀念館。從1937年初到1947年3月,這里曾經是《解放》周刊、新華通訊社、解放日報社、延安新華廣播電臺、中央出版發行部(后改為中央出版局)、中央印刷廠、新華書店、邊區群眾報社的所在地。
      華燈初上,延川靜流。一天的學習以觀看舞臺劇《延安保育院》劃上句號。該劇極富表現力與感染力,以小視角切入,激活了延安革命這一大背景,使學員們浸潤于歷史情境中更深刻感悟于延安精神的內涵。大家真切地體會到,延安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第一次偉大飛躍的誕生地,是中革命的圣地區、新中國的搖籃,延安革命舊址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需要不斷溫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