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11日上午,全體學員來到了延川縣梁家河村,重溫習近平同志的七年知青歲月,實地感悟梁家河的大學問。梁家河曾是習近平同志1969年至1975年下鄉插隊生活了7個年頭的地方。在插隊期間,習近平同志為改變村里貧窮落后的面貌,帶領村民們艱苦創業,修壩淤,打水井,建沼氣池,為當地群眾辦了很多實事。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參觀了水井、沼氣池和習近平同志當年居住過的知青舊居,感受了當年習近平同志極其艱苦的知青生活。習近平同志曾這樣說過:“我人生中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我的成長進步應該說起始于陜北七年。最大的收獲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身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七年知青歲月,更堅定了習近平同志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信念,也為其后來的治國理政積聚了智慧和力量。
參觀完知青舊居后,陜西延安干部學院的曹蓉老師在習近平同志當年帶領村民打的第一口知青井舊址窯洞中,給學員們現場講授了《習近平在梁家河的為民情懷與實干擔當》新思想黨課,曹老師講到,習近平同志當年與村民們打成一片,深入群眾生活實際,為人民辦了很多實事,包括大辦沼氣池、打井解決村民吃水問題、辦代銷店和鐵業社及縫紉社等,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提高了村民文化水平。正是由于他深入群眾,注重調查研究,幫助村民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講課結束后,大家結合自身實際談了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的學習體會,深刻體悟到習近平同志的公仆意識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為民情懷。
下午,大家又來到楊家嶺革命舊址,實地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舊居和“中共七大”會址,對老一輩革命家辦公、生活的環境有了直觀的體驗,對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悟。
之后,在中共七大會址旁,陜西延安干部學院講師趙艷君以“毛澤東與黃炎培的‘窯洞對’及其現實啟示”為題,向全體學員開展了理論教學。趙老師圍繞跳出歷史周期律這一問題,一方面追溯過去,從第一個答案“人民民主監督”的革命實踐中昭示中國共產黨成功的歷史必然;另一方面打通現實,從第二個答案“黨的自我革命”呈現黨賡續未來的光明前景。